|
時間:2018-01-22 【原創】 閱讀 海納百川凝智慧,追求卓越聚人心 瀘州市天立學校2017年十大辦學亮點 2017年,天立人以“涵養個性,立己達人”的辦學理念和“四個學會”的育人之魂為引領,著力實施“一體化教育”新戰略,切實建構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深度聚焦核心素養培養,以更有分量的辦學成果和更有質量的育人成績回饋社會,實現了辦學高水平的高位躍升,贏得了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亮點一:高考蟬聯川南狀元,教育質量全省領先。 2017年,廖思胤勇奪川南理科狀元,天立連續兩年獲此殊榮;梁創異勇奪貴州畢節市理科狀元。天立9名學子考入清華、北大、香港名校,與2016年保持高位穩定。 天立初高中一體化,筑高原,樹高峰,重本率85%,理科重本率93%,985、211工程大學錄取比例58%,大面積高質量振奮人心。天立初中連續兩年奪得瀘州市中考文考第一,2017年中考成績上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原國示高中)錄取線比例75%,初中優質教育為高中高出口奠定堅實基礎。
廖思胤 2017年川南理科狀元 清華大學 亮點二:一體教育名校引領,清華基地實至名歸。 2017年11月8日,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四川招生組組長楊華中教授親臨天立,授予天立“清華大學生源中學”稱號。天立連續兩年獲此殊榮,川南唯一。天立近兩年19名學子考取清北港一流名校,其中清華8人、北大2人,川南第一。 因應新高考變革,著眼學生長遠發展,天立以清北名校為引領,深入推進“一體化教育”新戰略,從小初一體化、初高一體化、高中大學一體化、國內外一體化多層面推進,打通拔尖人才系統培養通道。天立已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名校建立了合作平臺,協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從2017年起,天立與清華每年利用寒假舉辦“攜手天立,逐夢清華”冬令營,邀請初三優秀學生參加,拔尖人才培養重心下移。 亮點三:領軍優秀落戶天立,自主招生卓見成效。 2017年,天立首次取得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領軍優秀”資格,川南唯一;3人獲得清華“領軍計劃”自招加分,近30人獲得985、211工程大學自招加分,學生發展贏得更多機遇和更高平臺。 高2015級獲得北京大學夏令營優秀營員1人,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冬令營資格2人,清華“登峰杯”建模大賽全國一等獎4人、三等獎4人。 與名校自主招生接軌,天立著力推進學科競賽輔導,建構自招課程體系,由名師、金牌教練擔任學科競賽輔導課程,聘請大學教授開設大學先修課程,自培與送培相結合,與全國知名培尖機構合作,選送學生參加清華、北大夏令營或冬令營集訓。 高三文科學子陳燕琳獲得北大2017年優秀中學生暑期學堂“優秀學員”榮譽稱號,川南唯一。
清華大學“登峰杯”數學建模大賽全國一等獎4人、三等獎4人 亮點四:一體兩翼綻放異彩,多元發展積聚優勢。 2017年,天立藝體尖子集中爆發,考取意大利羅馬美術學院1人,中央美術學院2人,中國美術學院2人,中央戲劇學院1人,解放軍藝術學院1人,中國傳媒大學1人,廣州美術學院1人,東華大學1人。 學校兩支球隊戰績出色。女籃獲省籃球比賽女子甲組第二名,男足獲省足球比賽男子乙組第一名、初中校園足球比賽第四名。 出國留學項目取得突破,多人考取世界百強名校,其中多倫多大學2人,悉尼大學2人,倫敦藝術大學1人。與廈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重慶郵電大學以及加拿大皇冠國際學院、倫敦國際學院、蘇安國際學院,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合作推進留學項目,與香港培僑中學、香港陳樹渠紀念學校、美國加倫學校、澳大利亞希爾斯學院結成姊妹學校,天立為學生多元化、高層次發展提供更多選擇。 亮點五:質量保障建構體系,精準管理提升效益。 經過十五年辦學積淀,尤其是近年來不斷深化教育改革與創新,天立中高考成績持續攀升,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為了實現高位躍升,學校2017年暑假發展研討會以“系統構建教育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為主題,集中研討,凝聚智慧,形成共識。 新的學年,學校著力構建“常規保障體系、課程設置體系、優尖生培養體系、監測評卷體系、科學備考體系、激勵評價體系”,制定四大教學支柱質量標準,完善教研教學工作制度,規范教研活動、課堂教學、考試管理、學生學習等檢查考核辦法,明確了教學監控評價結果的運用,師生精神風貌為之一振。 天立高度重視優尖生培養。精準命題,更加關注核心素養,學考結合,嚴格審核,將命題質量與教師個體、備課組和教研組考核評價掛鉤;精準個輔,創新全員德育導師制,診斷問題,對癥下藥,不斷夯實,精益求精,讓學生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自我超越。 亮點六:智慧教育穩步推進,個性選修精彩紛呈。 按照“互聯網+”時代對教育的創新要求,天立利用云技術和大數據協同推進課程與課堂的變革,不斷豐富和完善“五星型”課程體系,探索融創式智慧教學模式,著力打造學力課堂,通過問題導學和頭腦風暴式的討論、激辯,激發智慧,產生思維的火花、靈感、創新的激情和沖動,養成創新思維和創新習慣與品質,讓學生更富有智慧地學,讓教師更富有智慧地教。 構建智慧型課程,天立不斷完善個性化選修機制。初中部利用周六上午開設80多門課程170多節課供學生自主選擇,實行選課走班;高中部根據學生學科差異,利用二課堂開設培優促中課程和學科競賽課程,由學生選學科、選老師;藝體實施模塊教學,學生根據自身愛好、藝術潛質、體能素質選擇相應模塊,學校根據學生選擇組成模塊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一門運動技能,學會一門藝術專長。 亮點七:教學研討蔚然成風,教師獲獎迎來井噴。 學校聚焦課程、課堂、課題,進一步嚴格教研制度,加強教研工作的計劃擬定、過程檢查、活動公示,有效促進教研工作常態化開展。學校專門舉辦教研月活動,錘煉教師隊伍,展示云技術、智慧課堂、數字化教學、微課、學力課堂、翻轉課堂、合作學習、探究教學、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等常態化踐行的成果。高中部組織名師、骨干教師示范課獻課活動、青年教師優質課比賽,初中部組織教研組獻課、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教研組風采大賽等活動。初中部還承辦了四川省智慧教育聯盟——川南信息化教學交流會。 2017年,天立教師各類獲獎集中爆發。優質課賽課獲國家級一等獎1人,二等獎2人;省一等獎6人,二等獎2人;市一等獎12人,二等獎7人。教師技能大賽獲國家級一等獎1人,二等獎2人;市一等獎4人,二等獎3人。教師論文獲獎30篇,發表28篇。
陳敏老師賽課獲省一等獎 亮點八:六節四禮形成體系,立德樹人彰顯主題。 “六節”即讀書節、健身藝術節、德育節、社團節、家校節、感恩節;“四禮”即尊師禮、青春禮、成人禮、壯行禮。而“感動天立十大校園人物評選”則是所有精品教育活動的壓軸。 教師節全校學生誦讀經典,行尊師禮,感謝師恩,蕩氣回腸;讀書節引領閱讀,分享智慧,修己達人;第四屆校園集體舞連辦三場,學生自編自導,人人參與,盡顯青春活力;紀念“一二·九”,“獻禮十九大,永遠跟黨走”紅歌大賽,唱響時代強音;第六屆“感動天立校園年度人物評選”,通過全校性尋感動、寫感動、說感動、選感動、聽感動、評感動、傳感動和頒獎盛典,匯成一部激蕩人心的精神史詩,催人奮進。第十二屆“與愛同行,放飛夢想”課程博覽會暨家校互動周活動是天立教育的全景式展示,禮行天立、學力課堂、激情課間、個性選修、感恩教育、文藝匯演高潮迭起。初高中各年級升級活動、表彰活動注重儀式感和激勵性,讓激情燃燒校園。 愛心接力溫暖校園,天立師生員工為初二身患白血病的林同學獻上愛心捐款184235.70元。 亮點九:后續發展強勁展現,高標引領激勵人心。 2017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政法大學,參加主題團日活動,優秀團干部王沛然坐在習總書記身邊并作主題發言。王沛然2015年畢業于天立,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政法大學,2016年獲得國家獎學金,2017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公派日本交流學習。 2017年5月15日,清華大學一致通過鄧磊工學博士學位論文答辯,鄧磊成為清華大學首位類腦博士。鄧磊2005年通過點招進入天立高中,2008年考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進入清華大學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目前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攻讀博士后。 天立十分重視目標引領,榜樣引領,激勵引領,氛圍引領,讓清北之星與優秀學長結成對子,激發學生責任擔當、卓越成長的動力。本年度,天立還邀請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四川招生組組長楊華中教授,中組部“千人計劃”第二批國家特聘專家,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工學博士董嘉文等蒞臨講學,讓名家引領成長。 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考察中國政法大學,參加“不忘初心跟黨走”主題團日活動,民商經濟法學院優秀團干部王沛然同學坐在習總書記身邊并進行主題發言。王沛然同學2015年畢業于瀘州天立學校,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政法大學。 亮點十:授勛典禮大氣渾成,天立品牌樹立高標。 2017年10月19日晚,神州天立教育集團15周年慶暨學年表彰盛典在瀘州天立盛大舉行,羅實董事長、田畝副董事長等集團領導向天立校齡十五年的首批教師授勛,表彰為開創天立教育作出重大貢獻的天之驕子及優秀團隊。整個典禮氣勢恢宏,激蕩人心。 十五年涵養個性,立己達人,天立孕育了以“立”文化為核心的先進文化,造就了一批批揚帆海內外名校的優秀學子,成就了一批批德藝雙馨的名師和骨干。作為天立教育發祥地,天立正以清北港名校為引領,深入推進“一體化教育”新戰略,系統建構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全面提升個性化教育內涵,為師生幸福人生奠基,為天立教育集團化快速發展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