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7-03-29 作者:教務二處 【原創】 閱讀 3月27日,我校初中部學生處在C303舉行“名師面對面——第一期班主任培訓”,優秀班主任張甫剛老師以“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熱情”為話題,作了《聊聊17班的那些事》精彩報告。 張甫剛老師講座的三個關鍵詞是:團隊、環境、時機。圍繞著這三個層面,張老師以幽默輕松但又十分實誠的方式傳達了一個班主任的用心與巧妙,愛心與責任。會場里,老師們認真聽講、做筆記,時而會心一笑,時而低頭疾書,時而頷首沉思,時而掌聲雷鳴。
一個班級的發展,需要集合多方的力量。張老師認為,團隊是第一要義,它包括學生團隊、教師團隊、家長團隊,張老師結合具體事例,如數家珍地介紹了他是如何打造班級團隊。環境是一個班級成長的沃土。張老師認為,班級可以通過主題活動、廣泛閱讀、個性教育、班級簡報、專題講座、激勵機制等各個方面,同時抓住時機,開展別開生面的、有教育意義的活動,這需要班主任的慧眼和能力。 張老師短暫的講座,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這就是天立名師的風采。“名師面對面”是天立班主任團隊的筑夢工廠。學生處將定期舉行“名師面對面”,讓班主任團隊形成合力,更加優秀,正如非洲的那句諺語: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敖建平老師感想: 昨天聆聽了班主任名師張輔剛的講壇受益匪淺。給我的總體感覺:班主任工作有藝術、技巧多、很用心、很落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身上具有班主任文化涵養。讓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文化。雖然,我以前也曾經擔任過班主任,但畢竟時間斷、經驗少,時代又在不斷的進步,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從昨天的名師講壇中收獲很多,三言兩語還無法表達我內心受到的觸動。寫下兩點: 1. 閱讀造就學生。張甫剛作為語文老師,有他這方面的優勢。但閱讀的確是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和品德修養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途徑,更能讓學生保持一個寧靜而純凈的心靈。老師推薦閱讀文章和書籍、家長和學生共讀、老師和學生共讀、為班級征訂閱讀資料、老師教學生如何閱讀等等形式都很好。這對班主任的閱讀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謂: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學生有專門的閱讀課,是否班主任也可以開一個專門的閱讀課(每次開會都有很多瑣事兒),一起閱讀一些優秀的班主任文章,一起討論、一起交流,也便我多多學習。 2.如何有效的利用個性化本。有兩點非常值得我學習:第一,給家長的親子周記定主題。這樣不但不會讓家長覺得親子周記是個負擔,而且班主任也可以從家長的感言中學到很多東西。我一直覺得家長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有很多地方都值得老師借鑒,畢竟最了解孩子的是自己的父母。第二,組織學生閱讀家長的親子周記并作批注。此辦法可以避免一些學生不開自己父母的親子周記,也可以增進父母之間的交流和理解,對教育來說很有用。
2017年3月28日
|